当生物标本被AI“复活” “数字世界”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?_小恐龙蜘蛛池
关闭引导
当生物标本被AI“复活” “数字世界”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?
2024-11-25 00:46
小恐龙蜘蛛池

  中新网上海11月21日电 (记者 郑莹莹 刘育英)在上海自然博物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里,呈现着诸多珍贵的生物标本,这也是该展馆备受观众热捧的原因之一。新近,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探索后,上海自然博物馆三大珍稀馆藏标本——长须鲸、白鱀豚和猛犸象的生物标本被“复活”了。

  这得益于AI技术的发展。伴随着AIGC带来的“技能升级”,AI可以干更多活,降低了相应的数字世界构筑成本,也让生物标本的“复活”有了更大的可实践性。

 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缪文靖表示,上海自然博物馆携手联想集团共同推出的“用AI唤醒地球精灵”数字展示项目,聚焦上海自然博物馆内的三件珍稀馆藏——长须鲸、白鱀豚和猛犸象,借助AI让这些标本在数字世界中得以“重生”,让标本藏品“活”起来,讲述它们自己的故事,讲述生态的故事,讲述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故事。

  相关展示围绕《长须鲸-世界上最深处的巨型哺乳动物》《猛犸象-穿越探索冰期的猛兽》《白鱀豚-消失了的长江“女神”》这三大主题。当观众戴上VR设备,就会在场景中看到三扇“虚拟穿越门”,用手柄选择进入后,便可打开对应的生物世界入口,开启探寻之旅,了解“它们的世界”。比如观众可以在数字世界里对长须鲸进行近距离观察,了解长须鲸进食、呼吸、繁殖等生活习性相关知识。

  缪文靖表示,该展示丰富了科普教育的模式,通过数字化手段让观众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,同时也让大家“穿越”到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中,去了解珍稀动物。

近日,参与者在上海自然博物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体验“用AI唤醒地球精灵”数字展示项目。记者 郑莹莹 摄

  联想集团副总裁、联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毛世杰在受访时介绍,相比数字工厂,生物标本的数字世界打造要难得多,因为生物标本被高精度扫描后,距离生物的真实形象还有很大的距离。比如,猛犸象的“标本复活”过程中,团队结合了AI算法、手工修复,构建出生物模型,还加入了毛发渲染系统还原了猛犸象毛茸茸的形象。

  更难的则是让静态的生物“鲜活”起来,为其设计动态故事,让观众戴上VR设备之后,能真正沉浸式地观察这些生物。

  毛世杰称,其实这几年,在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上,科技带来的变化非常显著,包括各类高清摄像头、物联网技术对野外动物的追踪识别等等。这些让人们可以走近动物,同时也有了更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路径。

  未来,他认为,在人机交互领域,相关科普及保护工作大有可为,“比如,未来当我关心白鱀豚时,也许就可以有个‘智能生物保护专家’在身边。”

  在他看来,伴随着科技的发展,“信息越贴越近”是趋势,但人们也可以离自然越来越近,因为有了更多靠近自然的方式。就比如,现实世界里难以实现的“生物标本互动”,在虚拟世界里就可以做到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浏览量:
@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